一夜无眠,第二天侯秋苒和朱由检按例去拜见李庄妃,奉茶的时候李庄妃已经通过下人嘴中听说了此事,倒是并不在意,样装不知道。
对她来说,朱由检跟不跟侯秋苒通房根本不重要,他跟侯秋苒成婚才是最重要的,再说了,侯秋苒年纪还小,通房也不见得是好事,自己干嘛要干涉呢?
侯老太爷对此事也不在乎,他笑呵呵的看着朱由检,听到他叫自己一声太岳父,乐得脸上褶子都开了花。
没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他开心的事情了,这一声太岳父代表着侯家从此跟信王朱由检捆在了一起,他们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
侯老太爷不是不知道信王的心意,他能理解,男人嘛,谁没个三妻四妾?只要大事一成,他想娶谁娶不到?
拿得起就要放得下,这才是男人。
倒是侯圭澜,对于信王态度他有些不满意,想说些什么,不过被侯老太爷用眼神给瞪了回去。
从今天开始,侯秋苒就是信王府的主母,是朱由检的王妃,地位尊崇,他们通房也是迟早的事情,何必急于一时呢?
............
前几日的风波忽然平息了下去,雨过天晴,仿佛从没发生过一般,柳安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自己现在处境。
自己挡住了太多人的生财之路,俗话说得好,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就像一块磐石,落在了悬崖间的独木桥上,对面就是金山银山,却因为他只能看不能拿,怎么叫其他人安心?
但不凑巧的是,这块磐石有刺,扎手,谁第一个碰注定会头破血流,落得两败俱伤,被后来者捡了便宜的下场,所以没人会明目张胆的对他动手,玩得也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把戏。
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引起柳安的愤怒,从而祸水东引,将柳安主动出击,这样他们才能有机会。
只可惜,柳安喜欢以不变应万变,他已经建立起了铁壁,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优势出去跟对方决胜呢?
只要一点点推进就好了。
发布的新税制虽然进展缓慢,但成效是看的见的,朝廷的商税日渐增加,比之前不知道要强出多少倍,这也跟朱由校下了死命令脱不开关系。
土豆和红薯已经在朝廷的鼓励下开始了大面积种植,第一批成果已经收获,山东布政使传来了捷报,土豆平均亩产一千五百斤,红薯平均亩产三千七百斤。
这是什么概念呢?
同样的田地,种植稻谷小麦等作物,普通田地亩产在两三百斤,沃田能达到四五百斤,若是贫瘠的土地,产量可能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甚至更少。
十倍到三倍的增益,让种植土豆和红薯的农夫们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他们原本的一亩地变成了十亩地、三亩地,原本食不果腹的他们,靠着土豆和红薯,勉强能吃的饱饭了。
吃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奢侈的梦想,如果在之前有人跟他们说将来的人们都能吃饱饭,他们会以为你得了失心疯。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土豆和红薯,一切都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