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需要一场大胜仗来鼓舞士气,更需要一位主心骨。
现在边关的主心骨是袁崇焕与孙承宗,孙承宗是袁崇焕的老师,二人目前正在辽东等地抵抗外侮,修筑防线,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关宁锦防线。
有了这条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防线,明军才能在几年后大败皇太极,拿下宁远大捷,这也是明军对战后金军队的首次胜利,在此之前,无一例外全都是在吃败仗。
可见边关的情况已经危及到了何等地步,如果这时候被皇太极夺得了新式火药.....
毫无疑问,不出两年,后金的军队必将再犯边关,不过到那时,双方可就不是攻城战了,而是互相扔炸药包,城墙在三硝基苯酚的轰炸下,很快就会土崩瓦解,到时候后金的骑兵发起冲锋,大明军队将一溃即散,自然也就没有后来得什么宁远大捷了。
也就是说,一旦被后金取得了三硝基苯酚,历史的脚步可能会向前推进二十年。
这是柳安所不能忍受的事情,士可死,不可断骨求生。
既然柳安已经来到了大明,他就不会容许后金的铁骑踏过山海关,无论如何,他都要改变当年的惨案。
不管为此要付出什么代价,他要背负怎样的骂名。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查出与田家勾结的涉案官员有哪些,咱们须得先铲除异己,方能对山西八家动手,否则恐怕陛下的旨意刚下,他们那边就要收到消息了,咱们最终也是做无用功罢了。”
柳安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柳安说的没有任何问题,不管做什么,都讲究一个谋定而后动,但在谋定而后动的过程中,如果你计划泄露了,那就不能被称作是谋了,对方会有一百种方法反制你。
所以铲除异己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田老三不供认朝廷的眼线又该如何?难道咱们就这么跟他们耗下去?”
魏忠贤忽然开口问道。
“不,田老三此人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商人,但与他来往的都是朝廷大员,只要借助他,就一定能揪出大鱼来,至于他会不会供认的问题嘛....莫非魏大人对镇抚司的手段没有信心?”
魏忠贤脸色一僵,说道:“这倒是了,如果是镇抚司动手的话,咱家保管这田老三半个时辰就招供。”
“老夫在此多谢魏大人愿意出手相助,既然魏大人开口了,就请镇抚司派几位精于刑罚的锦衣卫来顺天府大狱里吧,有了锦衣卫相助,想必最迟明日就可水落石出。”
柳安立刻顺着魏忠贤的话接了下去,魏忠贤嘴角一抽,心知中了柳安的圈套,他并不想让镇抚司插手这件事,因为他怕田老三招供出自己的亲信,那到时候自己该如何面对朱由校?
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应该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