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专精软辅的马忠倒是对刘备的最后一个武技隐隐有些猜测,他估计和打破‘武技原则’的‘皇之力’有关,因为刘备这种看不出极限所在的软辅,让他感受到一股窒息的感觉。
他马忠同时给三千人套buff已经够吃力的了,而且短时间内还不能刷新太多次,否则容易过劳猝死死,而陆逊,他仅仅是连发了两次大招就吐血。
至于周瑜,由于他自己滥发大招,已经成为‘称号将军’中自己作死自己的典型案例,为后来者武将所引诫。
如刘备这般无限刷新技能,还特么加成兵力成迷的男人,在马忠看来是不应该存在于世间的,除非他的第三个典藏武技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
“叔武,马将军,久候了!”
在马忠艰难维持着规避buff和蜀军对拼的时候,陆逊已经带着剩余的九万余吴军赶来前线了,他一上场就是一箭【火烧连营】,往白帝城东城墙上射去,一阵火花爆射,使得蜀军膨胀的士气为之一窒。
而因为刘备开大有些自闭的吴军,见到自家大都督来了,士气也开始重新回升。
在与前线指挥的孙桓(字叔武)、马忠、徐盛汇合后,陆逊直接给这场攻防战下定义:
“刘备不会死守白帝城的。”
是的,这点陆逊早就想的很清楚,白帝城是防守天险,但对刘备却毫无作用,反而限制了他的武技用途。
刘备的武技优势在于:其软辅武技的加成兵力无上限(加成幅度广),加成次数无上限。
这就意味着,刘备领兵,必须多多益善,而且必须有充分的兵力优势。
是以蜀军极善野战。
可是现在而言,以六万蜀军野战二十万吴军,这不现实——陆逊也绝不会再在平原地区野战蜀军,只会利用山林以火攻之。
如果以六万蜀军死守白帝,蜀军碍于地形拉不开阵势,也就发挥不了刘备加成范围广的优势,这样一来,蜀军就只能和吴军打拉锯战。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备的武技,当真能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月不停歇?
答案自然是不可能,刘备也是人,不是魔神,从他开大招要cd很久陆逊就可以看出:刘备的武技可以无限刷新次数,但刘备的身体终会有极限,到了极限,他就得撤回,不撤回,就是在透支生命。
而年过花甲的刘备会透支生命吗?
答案不言自明。
那么,想清楚这一点的陆逊,对接下来的战术就有了清晰的思路。
他命令攻城部队撤退,守住山腰瓮城,对‘白帝城’围而不攻。
刘备开武技,他就围而不攻;刘备撤武技,他就利用刘备重新开大的cd时间发动猛攻。
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两方之间纯粹的兵力消耗,而六万蜀军,能消耗过二十万吴军吗?陆逊甚至不介意让剩余的五万辅兵来充作炮灰!
这招很无耻,但却很有效。
望着吴军如潮水般退下去,而等他撤回武技以图节省体力,他们又转身攻城时,刘备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无奈,他苍老的头颅微微垂下,身体里传出一丝不和谐的喘息。
“陛下...”人前陛下,人后主公的赵云很是忧心,他知道,刘备已经太老了。
体力上的衰弱,不容许他如此无限度的反复开大。
“不若让臣下去冲杀一阵...”
“没用的,”刘备的声音有些无力,他微微摇头“陆逊看出了武技的漏隙,把朕吃的死死的,子龙你武力冠绝天下,他不可能不有所防范,你看他身后的龟甲阵,正是为你准备的...”
刘备微垂的头颅扬起,看向山峰之上的云端,想起过往之事,叹息一声,“早知如此,当日我就该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夷道,只因心中不忍,这才铸成今日大错。”
他开始心生退意。
当日夷陵之战,蜀军以七十万兵力的绝对优势对战二十万武将,又有刘备之武技加成,是不能强攻吗?非不能,乃不愿也。
这就跟长坂坡携民渡江是一个道理,曹操屠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又如曹仁屠宛,民尸塞淯水不下。
至少他刘备宁愿多死一个自己人,也想拯救一百个与自己无关的人。
曹操整日想的是如何以民为力,而刘备则想的是以民为本。
他们二人一个代表对战国‘唯才是举’的复古,一个代表了对两汉‘德行并重’的秉持。
刘备是知道自己的武技的,只能疗本,不能治根,士兵若是太过依赖,势必会透支生命,落下病根,早殳。
就因为这么一丝的不忍,即便是汉中之战的后期,刘备也仅是选择‘敛众聚守’——他想尽可能的减少士卒的战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
这种典型的理想主义‘仁义’致使刘备非但心疼自家士兵,还心疼敌人的士兵,在乱世而言,这种人一般是最早死的一批。
也许在他的个人想法里,普天之下,都是他大汉子民吧。
这种思想成就了他,也局限了他,使得他终不能成就大业,一统山河。
真正的上位者,从来都是以国运为棋盘,以生民为棋子的杀伐果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