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午一个“大神”网友发的一个“流氓APP”排行榜被顶上的热搜引起了广泛热议,下午17点左右,一家重量级的权威主流媒体也下场了,这是第一家主流媒体报道,一时间业内人士纷纷侧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该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多款交友类、旅行类等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违反《网络安全法》有关规定,披露了43款移动应用涉嫌超范围采取个人隐私信息。
文章进一步报道指出,这些违法移动应用中有五类违规。
第一类是未向用户明示申请全部隐私权限;
第二类是在APP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等手机使用规则,或以默认选择同意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
第三类是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或注销用户账号设置不合理条件;
第四类是未逐一列出手机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第五类是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或未在承诺时限内受理并处理。
……
这个消息一出来,热度进一步推升,如果说之前媒体界从业者还有所顾虑的话,随着第一家权威主流媒体报道,风向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也援引报道,热度一上来,自媒体、视频UP主纷纷跟进蹭热度进一步推升热度,形成了正反馈效应。
而隐私监测APP这款应用也随着事件热度的飙升而迎来一次大范围的曝光,网民发现媒体报道的那些违法违规的APP几乎和那位“大神”网友采集的“流氓APP”排行榜如出一辙。
这下更多的人都知道了这款隐私监测应用软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只是已经下载的用户在给身边的朋友推荐,网上很多视频UP主、自媒体文章也都评价、推荐这款应用。
这些自媒体并没有收到钱,而是自愿写文章、发视频推荐,因为现在的网上热度就在这里,流量就在这里,自媒体们是为了挖掘新内容吸引更多的点击率,但这显然也给隐私监测APP这款应用带来的强大的推广效应,正反馈效应进一步强化。
于是,原本不到200万的总下载量,在今天短短的一天之内迅速飙升到了350万的总下载量,增加了150万的用户规模,震惊业界。
350万的总下载量,和那些动辄七八亿、十亿级别的超级应用相比,零头都算不上。
但业界震惊的是其增速和后续可能的裂变效应。
这项数据对业界而言也是一个很重大的信号,让许多人意识到大众对个人隐私的需求与日俱增,无疑是一个新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也是陆鸣乐意见到的局面。
坊间传言就有爆料称有新类似应用已经上马项目了,但这类小道消息甭管是真是假,网民们的讨论几乎是一边倒向隐私监测APP,表示不会用其它类似的APP应用。
理由很简单,网民们发出一个灵魂考问:你不卖信息怎么活下去?
是啊,这是个大问题,无论开发者修饰的多么美好,愿景说的多么美妙,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大家相信隐私监测APP最硬的一条理由就是,一哥不差钱!
一哥都公开说了,隐私监测APP定性为非盈利性质,由科学与民生基金会拨款给该项目团队维持运营管理,拨个几千万上亿的经费对于这个基金会而言是毛毛雨。
即便其它类似的APP开发团队说自己也搞非盈利,钱从哪来?有些网友更是直接了当的说,真想在这个领域做出贡献为什么不加入隐私监测APP开发团队?
不得不说的是,陆鸣这些年来在广大老百姓心里建立了很好的口碑,而且国内的老百姓也并没有某些自媒体描述的那样穷人仇富,陆鸣就很少有人仇其富,可见老百姓不是仇富,也不是不讲理,而是仇不义之富,仇其财富来路不干净。
隐私监测APP有陆鸣这样的人背书,老百姓用的放心,如果这都不放心,那其他人做的就更不可能放心了。